本报讯(记者 吴巧君)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日前正式印发实施。按照该《行动计划》与《行动方案》,未来三年,我市将集中攻坚10条重点产业链,到2023年,10条产业链将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达到1.25万亿元。负责编制这两个文件的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问:《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制造强市计划》)和《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产业链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多次强调制造业的重要作用、重要地位,明确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作出了坚持制造业立市、建设制造强市的重大部署,为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落细,按照天津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制定实施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市工信局会同有关区和部门,组织制定了《制造强市计划》,提出实施六大工程,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制造强市,推动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按照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加快形成系统完备、高端高质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要求,进一步组织编制了《产业链方案》。
问:《制造强市计划》《产业链方案》两个文件的关系是什么?
答:《制造强市计划》提出实施六大工程,产业链培育是其中的重点工程,可以说,产业链培育是制造强市建设的核心抓手。《产业链方案》提出我市将集中攻坚10条重点产业链,着力构建更加稳定的产业链,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布局、做高产业能级、做强产业竞争力,为制造强市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问:《制造强市计划》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制造强市计划》提出,我市将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着力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加快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同时,推动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到2023年,我市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4%。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市将重点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实施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制造强市建设的战略支撑。构建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以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为重点的“一主两翼”产业创新格局。二是实施串链补链强链工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各个产业倾力打造1—2条重点产业链,集中攻坚10条重点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三是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建设300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场景,打造全国一流5G城市。四是实施制造业品质提升工程,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累计培育60家市级单项冠军、800个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是实施主题园区培育工程,强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空间载体。突出特色产业,明确特定空间,拓展园区功能,建设30个市级主题园区。六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建设300家绿色制造示范单位。
问:《产业链方案》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产业链方案》提出,我市将着眼提升产业链发展能级和整体竞争力,强化串链补链强链,做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5条“强链”,壮大车联网、新材料2条“新链”,延长集成电路、绿色石化、航空航天3条“短链”,培育一批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整体配套。到2023年,产业链规模效应初步显现,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达到1.25万亿元,形成产业链安全高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打造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链。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市将完成以下重点任务。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库,强化“一对一”服务,形成产业链优质企业梯次培育格局。二是打造重点园区,每条产业链打造3—5个重点产业园区,以园聚链、以链集群,实现集约集聚发展。三是搭建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海河实验室,构建多层次产业创新体系。四是加大人才引育,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发挥十大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联盟作用,引育产业链急需人才。五是强化项目支撑,围绕十大产业链,首批安排成熟项目总投资3481亿元,同时开展产业链招商,加速重点企业、高端项目聚集。
问:为推动《制造强市计划》《产业链方案》落实,我市将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答:将采取五个方面保障举措。一是实施链长制,由市领导挂帅,市、区两级共同推进产业链各项工作。二是强化政策支持,用好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等政策,促进产业链和政策链相互支撑。三是开展撮合对接,持续开展接链、护企、促需专项行动,强化精准帮扶。四是推进产业协同,加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顶层设计,探索实行产业协同链长负责制。五是开展统计监测,做好跟踪分析、监督检查、量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