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共天津市委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会上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市委研究室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许成庚介绍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起草情况、主要思路和基本框架。
许成庚说,《建议》的起草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规划《建议》是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制定的。“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制定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事关天津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今年5月,市委成立了天津市“十四五”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由李鸿忠同志担任组长,张国清、廖国勋同志先后担任第一副组长,阴和俊、马顺清同志担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同时组织力量成立起草专班,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开展文件起草工作。6个多月来,市委常委会先后召开4次会议,就我市“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指导思想、总体框架、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进行深入研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后,10月30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五中全会精神。11月6日市委常委会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专题学习讨论,对标对表,研究贯彻落实措施。李鸿忠同志先后到滨海新区、河东区、市发改委、市属国有企业等基层单位和部门调研座谈,当面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把方向、定思路、作谋划,多次修改审定规划《建议》稿,确保了起草工作高质量完成。
第二,规划《建议》稿起草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7月至8月上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同志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形成33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同时,召开信创产业、城市规划等专题会议,就一些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市委成立“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咨询委员,借助外脑对天津“十四五”规划把诊号脉。1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天津2020•中国企业家大会,李鸿忠同志先后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在文件起草过程中,广大群众对谋划“十四五”规划踊跃参与,通过来电、来信、留言、问卷等方式,共提出意见建议1.4万余条。11月中旬,规划《建议》稿征求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级领导同志和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的意见,认真听取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起草组全面汇总梳理,认真研究吸收,对规划《建议》稿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163处,涵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269条。可以说,规划《建议》制定的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深化认识、理清思路的过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第三,规划《建议》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规划《建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天津未来发展放在“两个大局”中加以谋划,放在党中央战略全局中考量,放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中把握,综合考虑发展的基础、优势和短板、困难,对“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安排部署。
许成庚说,规划《建议》的起草主要把握六条原则:一是处理好承上和启下的关系,做好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二是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突出用改革开放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三是处理好发展和民生的关系,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四是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效防范和应对重大风险;五是处理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既找准天津定位、发挥天津优势,又坚持“补短、强弱、升级、奠基、惠民”;六是处理好战略性和操作性的关系,既有大的思路目标,又有具体措施。
规划《建议》共有12个部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板块。总论部分主要阐述我市“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成就、“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主要目标。分论部分主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结尾部分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法治天津、推动形成引才聚才新优势,为规划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规划《建议》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完善现代化大都市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展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开好局、起好步。(津云新闻记者陈汝宁霍艳华摄影蒲永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