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动力澎湃,抓住改革创新这个根和魂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六年间,正在深刻改变区域发展版图,如何持续向纵深推进?资源整合、产业重构、优势互补……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这个根和魂,是大家的一个深刻共识。

  “一体化是有黏度的,是一个有机体。它本质上是一次深度的结构性调整,必然也要依靠深化改革创新才能完成,通过创新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水波说。这就意味着不仅仅是在空间上的“腾转挪移”,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能“捡到筐里都是菜”,而是要在协同发展中实现更新换代,不断提升发展的效益和水平。

  协同发展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总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就给三地出了一道“附加题”。以复工复产为例,看似一个工厂的复工,实则牵动着一整条产业链,交通、人员、企业、信息等都在“一盘棋”上,老路子、老办法统统失效,为此三地通过协调推进、信息互通、精准施策,把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纳入京津冀协同工作机制,合力推动落实,化“两难”为“双胜”。“疫情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一个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对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何等重要。”张水波如是说。

  协同发展越是深入推进,越离不开一个“新”字,思维理念要更新,体制机制要更新,产业结构要更新。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径”,深度融入这一发展进程也是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也好,服务雄安新区也罢,有‘硬件’,更要有‘软件’。”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主任、滨海柜台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晓艳多年来始终关注三地改革创新和营商环境变化,“从制度、服务上不断创新突破,能够降低各方面成本,有助于吸引先进生产要素集聚融合,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更好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对天津有关创新功能的定位,这也是天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梳理6方面133项具体任务措施,服务协同发展;打造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做大做实新动能“底盘”;加快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天津港更好辐射、服务三地发展……天津在协同发展中展现作为、贡献力量,主动求新求变,形成了一套新打法,拼质量、拼效益、拼结构、拼绿色度已成为全市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协同发展六年间,最美的收获莫过于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放眼京津冀,创新正在为协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一个协同追梦的新篇章更加精彩可期。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0-05-26 16: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