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党建引领国企改革 职业经理人动真碰硬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企业发展好不好,负责人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天津加快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以推行职业经理人试点为龙头,以点带面激活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近年来,市国资委配合市委组织部,坚持党的领导与企业现代化管理同步推进,指导推动渤化集团、渤海证券、津联控股、泰达控股等13家市管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渤化集团把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融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的各环节,并且确保一以贯之。

  渤化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田云生表示,把集团的组织机构优化,在强化集团管控方面进一步加力,减除这些集而不团的因素,把企业规模化一体化优势充分挖掘,把企业本身应该有的活力和动力释放出来。

  作为试点,去年下半年,渤化集团下属的长芦海晶集团成为天津首个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企业。领导班子一正五副全部竞聘上岗,任用期为3年,在这期间,业绩不达标,鞠躬下台。

  龚俊国被聘为长芦海晶集团总经理的同时,进入集团党委班子,上任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把经理办公会从周五改到了周日,为的就是增加管理层的紧迫感,提早进入周一状态,开始新一周的工作。

  长芦海晶集团党委委员、总经理龚俊国表示:“因为我们要更多地给大家留时间抓落实,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

  长芦海晶集团副总经理张建民说:“我们有个挂牌督办,重点工作你完不成的情况下,最后的板子肯定落在你身上。”

  催进度、指标说话,企业的领导班子感受到了压力,如何让这个压力传导到集团每一个员工身上,更有力的改革势在必行。长芦海晶集团下设子公司和分公司共22个,员工4000多人,是个老牌国企。龚俊国知道,要想激发企业活力,必须动点真格的,他改革的第一刀就砍在了执行力上。

  “国有企业员工的优越感,你反正不能把他怎么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员工‘等、靠、要’的思想。”龚俊国说。

  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围绕天津推行的“三项制度”改革中的“三能”机制,制定了自己的用人制度:(特技)子公司负责人竞聘成功后必须先认领责任书,才能签订聘任合同,并且有半年的试用期。对普通员工,则制定出8级72档薪酬标准,拿多拿少业绩说了算,打破原来以资历、年限定工资。长芦海晶集团有46个党组织,874名党员,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集团鼓励各部室党员负责人率先领责任书,逐级传导压力、压实责任,让党员带动全员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

  “要敢于得罪人。我们机关这块一共有200多人,我们只有年度85%的人能增长工资、15%的人涨不了,这就是力度,过去是没有过的。”张健民说。

  “年轻人来了之后,可能两三年之内,就赶上我的工资,甚至比我更高,所以从这点上我们的压力确实很大。逼着我们必须往前走,必须要提高自己的水平。”长芦海晶集团第三分公司职工王毅说。

  打破原有的晋升规则,去年年底,宋明峰竞聘成为集团下属海光药业有限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在他签订的责任书上,明确规定了党建、效益指标、制度改革等多项内容。还在试用期内的宋明峰,就大刀阔斧地推行降本增效。岗位优化,负责人重新选聘,各环节成本控制,销售业绩、研发进度都和绩效挂钩。最终,以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一系列举措让企业在第一季度就看到了改革的成效。

  海光药业有限公司党总支委员、总经理宋明峰:“真是压力特别大,从未有过、前所未有。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26%,利润总额增长了23%,以前想都不敢想。”

  今年,天津还将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对已完成混改的市属国企及时启动企业领导人员制式转换,参与混改后企业经营层市场化选聘,加强职业经理人聘后管理,通过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混改,牵住深化国企改革的牛鼻子,激活全市国有企业发展活力。

  天津市国资委企领二处处长贠晓欣表示,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积极助推企业在混改包括化解债务风险等等各方面的工作;完善激励机制,今年就是符合能够具备职业经理人制度条件的企业都要去做。

来源:津云

发布时间:2020-05-20 10: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