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在新时代要努力做到“四个率先”

  1988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成立了第一个国家高新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即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在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个U盘,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等许多第一。30年的时间,伴随着改革开放,国家高新区从孕育到设立,从建设到发展,成功探索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积累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改革的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

  12月26日,在国家高新区建设30周年座谈会上,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他从六个方面对国家高新区30年的发展成效进行了总结:

  一是国家高新区坚持面向市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已经成为我国改革探索的先行区。国家高新区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创新管理体制,推进“放管服”和简政放权,持续开展如中关村“1+6”“新四条”等政策创新与先行先试,开辟了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道路。

  二是国家高新区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长极。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从1991年的87.3亿元,增长到2017年30.7万亿元;2001年国家高新区GDP总和2855.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到2017年GDP总和达到9.52万亿元,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5%。

  三是国家高新区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世界第一个U盘,中国第一台超级计算机等许多第一,都产生在国家高新区。2017年国家高新区聚集了5.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的38.2%;企业研发经费支出6163.9亿元,占园区生产总值的6.5%,是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3.1倍。

  四是国家高新区坚持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一半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18年前三季度新注册企业数26.15万家,同比增长23.3%。

  五是国家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成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由以“硬投入”为主向更加注重打造“软环境”转变,努力打造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科技社区,绿色发展成为国家高新区的普遍形态。

  六是国家高新区坚持开放协同发展,集聚辐射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2017年国家高新区企业共设立境外研发机构994家,高新区企业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1.8亿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4780.7亿美元,占全国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的19.2%。

  王志刚在讲话中强调,新时代国家高新区要努力做到“四个率先”,即率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率先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多突破;率先开展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率先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引领开放新格局。国家高新区要继续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坚持创新驱动、坚持聚焦实体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特色发展、坚持绿色协调发展为原则,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01-03 08: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