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璐)天开广场2、3、4号楼第一批企业昨日正式入驻,标志着天开广场办公楼宇全部投入使用。首批入驻企业共55家,其中36家来自天津本地高校院所,来自北京等地项目19家,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医疗医械和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据介绍,天开广场2、3、4号楼整体面积4.2万平方米,加上5、6号楼已经使用的4.4万平方米,目前天开广场总面积达到8.6万平方米。
昨日,天津工业大学教授吴涛拿到了自己位于4号楼的办公室钥匙,由此,他有了一个新身份:天津农博士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自从今年3月,他和团队潜心研究11年的自动化智能采摘设备正式获得专利,他就开始着手把这一成果推向市场。
看中天开园的营商环境,吴涛将在这里大显身手:“我们是从事智慧农业的初创企业,天开园的金融环境和一对一的服务,都将帮助我们快速发展。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经验,跟天开园科技企业互助发展。”
结合34条专属政策和属地相关扶持政策,我市形成“34+N”政策包,编制《天开高教科创园专项扶持政策落实工作方案》,园区政策已实现线上受理。近日,我市发布了“实施投资奖励”“贷款贴息”“融资租赁”“科技人才认定”等6个受理通知,共涉及8条支持政策,精准及时帮助企业享受政策。
张延鹏是云翊科技总经理,他带领团队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决赛中获得季军。“企业在初创时期面临很多困难,减免租金、一对一管家等细致的服务,都将帮助我们在创业路上走得更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有战斗力。我们的项目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文旅、文教和文商融合,致力于促进数字IP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这次落户天开园,团队将在这片创新沃土开展全新的事业。”张延鹏告诉记者。
据介绍,开园以来,天开园新增入驻科技型企业600余家,其中天开广场入驻企业已经达到160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领域。新增签约金融机构和服务机构100余家。已入驻企业陆续获得合同订单、银行授信或合作投资,纷纷迎来“开门红”。逐步建立了包括政务服务、信息服务、人才服务、投资咨询、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大咖云集、群贤毕至的创新创业氛围。
天开集团副总经理王润田表示:“目前园区能够为企业提供小试中试、知识产权、金融等全链条服务,同时积极为企业对接产业上下游企业,帮助入驻项目开拓市场,尽快拿到订单。我们将继续精心遴选有前景的企业,重点面向北京的高校院所,促进北京研发、天津转化,加快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