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基层教学一线成长起来有着32年教龄的数学老师,能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并参加盛会,我倍感荣幸!人民大会堂里穹顶闪耀的红星、墙上高悬的党徽还总是浮现脑海。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非常激动,备受鼓舞,同时也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11月10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在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党的二十大代表,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褚新红分享了自己参加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的感受。
在这堂特殊而生动的思政示范课上,褚新红与联盟教师共学共研,探讨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和紧扣师生关心关切的真情实感,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授课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理论课程和实践课堂,着力构建“课程建设一体化、育人载体一体化、资源共享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统筹指导一体化”的大中小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备受关注的热词之一。如何将其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岳阳道小学的马莉老师、天津一中的胡金颖老师、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唐卓老师分别开展示范教学。
“请同学们畅想一下,2035年的中国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如何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2035年的我,能为祖国作出怎样的贡献?”……马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一个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胡金颖则从中西比较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突破与创新,从对教材内容的延展维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性意义。唐卓给同学们讲解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意义与发展逻辑。三位老师通过示范课探索实现思政课堂一体化、层层递进的有效路径,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思政课“有料”又“有味”。
示范课后,来自天津一中、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北辰光华外国语学校、新华中学、市第四十一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们,围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展开热烈讨论,纷纷表示要将课程思政切实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充分运用案例式、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注重学生社会实践体验教学活动,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教育资源,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今后,联盟各校要建立思政课教研共同体,每月进行集体教研活动,把集体备课制度化、常态化,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针对不同学段特点推出一批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思政‘精品课’,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大思政课’创新体系,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秘书长,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