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高新区:全面建设北方一流科技城

   ■截至2021年,滨海高新区已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9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90家,雏鹰企业入库885家,瞪羚企业入库57家,上市企业数达到13家

  ■2022年,滨海高新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行工程建设“一窗通办”,实现了“窗口无差别受理、后台无差别审批”的创新工作模式。此外,滨海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一网通”业务也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截至目前,滨海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已经即时办结“一网通”业务9369件,实打实地打通了利企惠民服务的快车道
  ■今年以来,滨海高新区不断推出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从新经济服务业、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知识产权等方面入手,为增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注入“强心剂”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滨海高新区企业麒麟软件有限公司终端研发部桌面环境研发总经理张超获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为麒麟软件的技术骨干,张超和研发团队始终在操作系统领域攻坚克难。在他的参与下,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第二代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麒麟教育定制系统……这些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产品从想法变成了现实。如今,在滨海高新区,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创新人才与创新资源的高度集聚,充分带动着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与产业创新实力有效提升。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带着这样的历史使命,滨海高新区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发展“成绩单”:截至2021年,滨海高新区已聚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9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90家,雏鹰企业入库885家,瞪羚企业入库57家,上市企业数达到13家。去年,伴随着新奥物联感知产业园、中环领先半导体硅片等917个重点项目的落地,以及“中国信创谷”“京津冀特色细胞谷”的快速建设,滨海高新区进一步为全面打造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升级版”、建设北方一流科技城夯实了底座。
  坚持创新驱动
  重点产业活力足
  “打造全市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战略引擎”,这是滨海高新区给自己定下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滨海高新区以建设“中国信创谷”“京津冀特色细胞谷”为抓手,以打造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为重点,从招引重大项目落地、做大做强市场主体等方面入手,全领域提速提质提效。
  在滨海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工人们正在加紧对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进行施工建设。(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作为产业转化基地,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1号楼将建成GMP级别细胞制品产业化中心、细胞产品药效学评价中心、细胞产品转化实验平台等。自2021年11月16日揭牌以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的建设脚步持续加快。2022年3月30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正式获批设立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成为五家海河实验室中首家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实验室,为下一阶段引聚高端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打下基础。
  同样正在抢抓工期进行建设的还有位于海洋科技园的高新区科技展示中心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验收工作。在这栋建筑物的三楼,工人们正围绕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的实际应用需求,稳步有序地推进办公场地、公共部位精装修等施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信创产业展示、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性载体,为高新区‘中国信创谷’建设和区域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滨海高新区信创产业营收达563.6亿元,飞腾、麒麟、360、鲲鹏信息、南大通用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以麒麟软件为例,该公司自2020年3月发布“遨天”计划至今,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仅发布了技术水平达到国产操作系统新高度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而且与4300余家生态伙伴完成了超30万项适配认证,并在全国建设了8大技术研发基地和6大适配验证中心,建立了超过3400人的操作系统人才队伍。如今,麒麟操作系统已连续十年位列中国Linux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首位。
  “麒麟软件作为‘中国信创谷’建设的核心企业,将充分发挥软件基础平台优势,为滨海高新区引进更多上下游企业,为信创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麒麟软件高级副总裁周瑞平说。
  为进一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借助金融赋能信创产业,今年2月,信创产业母基金在高新区顺利完成注册。该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30亿元,主要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领域子基金或项目,从金融角度有力地完善了滨海高新区基金体系,为“中国信创谷”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创新体制机制
  打造贴心服务
  最近,从事燃气及环保设备制造的天津奥利达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由于业务的快速发展,决定在滨海高新区渤龙湖科技园建设环保设备研发生产车间。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滨海高新区政务服务办公室(以下简称“高新区政务办”)的服务窗口,想要申请办理环评、水土保持、施工许可三项开工前期手续。为了避免雨季影响施工进度,这名工作人员焦急地表示,希望4月就能实现进场。
  获悉这一情况后,高新区政务办投资项目科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协调评审单位,同步召开环评、水土保持技术评审视频会,会后积极跟进各报告修改进度,抓紧协调评审单位出具评审意见。拿到报审材料后,又加班加点审核要件,并以“容缺后补”等便利化举措快速推进审批进程。在多部门的联动协同下,最终实现了10个工作日内完成统一评审、统一受理、并行发证,办理时间大幅压缩。3月28日,企业顺利拿到了高新区政务办发放的施工许可证。这种“多事统办”的创新模式,让企业切身感受到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如此快的办事速度,得益于滨海高新区不断创新体制机制。2022年,滨海高新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行工程建设“一窗通办”,实现了“窗口无差别受理、后台无差别审批”的创新工作模式。“一窗通办”改革作为高新区政务办深入实施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实现建设、城管、环保、交通等八大领域审批服务事项通办的基础上,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改革,实现了立项、能评、环评、水保、取水、施工许可等事项“一窗通办”,全面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助力项目加快开工。
  除此之外,滨海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一网通”业务也在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目前已实现除在建工程抵押登记以外的全部抵押登记业务,均可通过“不动产登记一网通”银行端进行不见面网上办理;依托“津心办”“津心登”APP,已实现网签存量房买卖协议、不动产首次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办件效率,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截至目前,滨海高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已经即时办结“一网通”业务9369件,实打实地打通了利企惠民服务的快车道。
  政策打底
  真金白银支持高质量发展
  2月发布《天津滨海高新区促进新经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办法(暂行)》,3月发布《天津滨海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梯度支持政策(“科企六条”)》,4月发布《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办法(暂行)》……今年以来,滨海高新区不断推出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从新经济服务业、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知识产权等方面入手,为增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注入“强心剂”。
  以《天津滨海高新区科技型企业梯度支持政策(“科企六条”)》为例,该政策旨在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梯度培育一批、重点提升一批、精准支持一批具有科创潜力和科创实力的科技型企业,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科企六条”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瞪羚企业、天津市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双五”企业(首次同时达到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研发投入强度5%以上的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进行支持与鼓励,分别给予从10万元到一次性最高800万元不等的奖励,真金白银地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环境打底、产业环境助力、创新环境烘托。自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和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涌入滨海高新区。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高光谱研究室研究员张立福正是其中一员。2019年12月,他在滨海高新区注册成立天津中科谱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力促尖端的高光谱技术成果在本土实现产业化。“在滨海高新区,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创新创业。”张立福告诉记者,中科谱光入驻了位于华苑科技园的滨海中关村(天津自创区)创新中心,在这里,企业可以享受到天津滨海高新区与北京中关村的双重政策支持,这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可以有效起到“扶上马、送一程”的作用。在他看来,滨海高新区的人才政策、惠企政策、产业政策都是吸引他来此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滨海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滨海高新区将持续做大创新主体底盘,加快实施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计划,精准支持国家高企、国科小、雏鹰、瞪羚、科技领军、独角兽等高成长性企业实现倍增;聚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推动两个海河实验室建设、运营和成果转化,用实际行动不断擦亮“自创区”金字招牌。

来源:滨海时报

发布时间:2022-05-06 12: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