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速度这么快,4天时间,300万元贷款就到位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中小微企业就是这样,有时候差的就是一口气,缓过来了,危机就度过了。”天津新亚精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东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进一步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3月25日,我市出台《关于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助企纾困15条”)。连日来,本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政策出台后,迅速落地实施,精准务实地为市场主体纾困发展送上“及时雨”,不少企业已经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
精准纾困中小微
“市场总是千变万化,今年却始料未及。”上个月,受疫情影响物流中断,公司一度停产,让杨文东“压力山大”,“我们的配件供货商在廊坊,前些天,受疫情封控影响,配件运不出来,厂里的库存很快消化掉了,只能停产等待。”
3月26日,杨文东得知天津出台了“助企纾困15条”,其中的信用贷款政策让他眼前一亮。
“我们是‘专精特新’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线上申贷快速放款,很快就从中国银行申请到了信用贷款。这笔钱主要用于原材料采购,加大库存,争取尽快恢复生产,把疫情期间的损失抢回来。”杨文东说。
同样感受到压力的还有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前年疫情发生,享受了四个半月房租减免,这次政府再次减免租金,急企业之所急,让我们心里有底了。”公司总监褚英超说。
在他看来,减免房租是为企业纾困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的主业是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建设,八成以上客户都是生产型企业,疫情影响生产,压力直接传导给我们。这几个月,我们与客户一起抱团取暖,积极争取各项补贴政策,助力复工复产,赋能企业提升线上营销能力,增强竞争力。”褚英超表示,公司在北方金融大厦租赁的办公面积有700多平方米,“已经在办免租手续了,接下来六个月减免租金,可以直接省下33万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常态化防控下,中小微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玉胜认为,当前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因经营成本增加带来的企业效能下降。“中小微企业抗压能力较弱,很难依靠固定资产获得融资,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就容易暴露短板,这些问题希望能通过政策支持、引导来解决。天津出台的新一轮‘助企纾困15条’及时、精准,实打实的政策,让企业少一些压力,多几分底气,对提振市场信心有极大助力。”
“助企纾困15条”兼顾了企业短期解困和中长期发展的衔接,这一点让蔡玉胜尤为点赞。“从短期看,真金白银的降成本、免房租措施,为中小微企业及时‘输血’‘止血’,对增强信心、稳定增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从长期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扩大需求、完善政务服务环境等方面措施,着眼于融资问题的解决、发展环境的优化、科技企业的专项补助等,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蔡玉胜说。
确保政策“直达快享”
“惠企政策暖人心”“看到了希望”“措施实、力度大”……“助企纾困15条”发布后,收获众多留言点赞。政策制定到了企业“心坎”里,落地实施更要快。
“‘助企纾困15条’实现了政策文件、解读文件、具体办事咨询电话同时发布、发布即实施,政策出台后,通过广泛宣传,加大宣传解读力度,方便企业了解政策,确保应享尽享。”市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副处长韩颖表示。
“税务人员主动打来电话,告知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已缴的税费可申请缓缴,并指导我们在电子税务平台上提交了缓缴申请,通过网上审批,一天后,税款就退回到了公司账上。”华峰测控技术(天津)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经理黄颖告诉记者,缓税政策让公司“现金流”多了290万元,这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笔“无息贷款”,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这些政策措施既是纾困,更是激励,我们将利用好这些惠企政策,专注于半导体自动化测试系统领域,依托自主研发的产品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黄颖说。
“在‘助企纾困15条’中,既有减税降费又有退税缓税,政策覆盖面广、优惠力度大、市场主体期待高,对加快推动政策落实提出了更高要求。”市税务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饶爱民表示,“我们通过12366热线电话随时解答咨询,同时向企业精准推送可享受的相关政策信息,符合条件的纳税人足不出户就能线上申报办理,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该免的免到位、该缓的缓到位、该退的退到位,帮助广大纳税人缴费人及时充分便捷地享受政策红利。”
“自政策发布起,我们定期汇总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掌握政策宣传解读、推动落实情况,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组织有关政策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全面衔接,形成联动,统筹市、区两级推动惠企政策落实落细。与此同时,还将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对政策效果、企业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做法,不断丰富完善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后续支持政策。”韩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