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建设滨城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核心区

  日前,《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出台。《专项规划》提出,围绕“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天津市将按照突出龙头企业和机构核心作用,强化特色园区聚集能力,重点建设“滨城”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核心区,“津城”中心两区、环城四区与外围三区生物医药重点区。形成“龙头引领、园区支撑、跨区聚集、全域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新格局。
  路径
  明确滨城生物医药产业
  聚集核心区发展路线图
  “滨城”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核心区的发展路径为:经开区聚焦生物药、医疗器械与大健康;高新区聚焦现代中药、生物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与大健康领域;保税区聚焦生物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着力打造“细胞谷”“生物制造谷”等特色园区,不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提升产业配套水平,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发挥自贸区优势,创新生物医药研发、生产装备融资租赁模式,引进聚集华润等央企医管集团,塑造生物医药总部经济特色。据悉,目前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占全市的比重超60%,重点聚集合成生物、医疗器械、化学制药、智慧医疗、中药现代化、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六大板块。
  创新
  优势企业云集
  创新产品不断涌现
  目前,本市创新产品不断涌现。康希诺与军事科学院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单针有效疫苗,可快速实现大规模接种,极大降低社会成本。瑞普生物是动物疫苗领域唯一拥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赛诺医疗研发的冠脉支架填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空白;中新科炬打造的体外快速诊断平台,实现了国内在艾滋病快速检测领域的国产替代;协和干细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库。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天津市贡献了“一方”(宣肺败毒方)、“一药”(血必净注射液)代表性产品。“十三五”时期,天津市聚集了一大批生物医药企业:在中药领域,聚集天士力、红日药业、中新药业、盛实百草等高成长企业;在化学药领域,聚集葛兰素史克、施维雅、武田药品等知名企业;在生物制药领域,聚集康希诺、杰科生物、诺和诺德、中源协和、诺维信等企业;在医疗器械领域,聚集了GE医疗、正天医疗、九安医疗、天堰科技、迈达医学、邦盛医疗、哈娜好、赛诺医疗、瑞奇外科等多家优势企业。
  项目
  发挥特色紧跟趋势
  加快重点工程建设
  《专项规划》提出,充分发挥天津市生物医药传统特色,紧密跟踪产业发展新趋势,打造化学药品、现代中药、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与大健康五大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八项重点工程,包括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质量双提升工程、产业链融通发展促进工程、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产业发展路径优化工程、“卫药”品牌塑造工程、产业智能化升级引领工程、医药供应链优化重构工程、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工程。
  《专项规划》提出,围绕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细胞生态三个领域,全力打造海河实验室,将海河实验室建成引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产业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平台。加快建设京津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生物医药工程实验室,推进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国家地方共建现代中药创新中心,形成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现代中药创新载体。建设天津药物研究院药物创新中心,提升原创药开发能力。加快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二期建设,强化生物医药创新综合性大平台在生物医药重点产品应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目标
  让天津生物医药产业
  具备全球影响力
  《专项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期,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取得显著进展,产业规模将显著扩大。将基本建成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产业集群协同共生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形成“双城多区五集群”错位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走出“BI+AI”产业发展新路径,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重点打造三大中心。到202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总产值年增长率超过10%。到2035年,我市生物医药产业总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形成一批具有高附加值创新产品,聚集一批具备高创新能力,掌握核心竞争优势的国际顶尖生物医药头部企业,将天津市打造成立足京津冀、辐射东北亚,具备全球顶尖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智慧创新港,为天津市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17 09: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