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报》报道 | 武清经开区:努力建设开放协同创新枢纽!
日前
《国际商报》头版报道
奋进四十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巡礼(四十八)
武清经开区:努力建设开放协同创新枢纽
一起来看看吧~
武清经开区:努力建设开放协同创新枢纽
■ 武清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中国天津武清开发区设立于1991年12月28日,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成区40平方公里。
回首过往30余载,武清经开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如今,武清经开区正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锚定打造“京津发展主轴上最具竞争力的园区之一”的目标,努力建设开放协同创新枢纽·低碳智慧幸福之城。
发展成果实打实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建区以来,武清经开区共吸引投资1567亿元(其中外资64亿美元),累计实现税收125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80亿元;引入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45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45家,国外龙头企业100余家,国内龙头企业120余家;形成智能科技、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连续4年荣登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园区百强榜。
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武清经开区获批国家专利试点园区、国际健康产业示范区、天津市双创示范基地、天津市留学生创业园、天津市人力资源产业园等称号;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0家,市级研发机构及平台33个,市级领军(培育)企业10家,市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6个,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4家,“小巨人”企业3家;区内建有高校1所,国家级职业学校1所,高端人才、创新人才加速聚集,此外还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专家服务基地等,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交通体系开放便捷。武清经开区九横九纵立体化交通网络通达,周边15分钟车程范围内,有京津塘、京津、京沪、滨保4条高速公路和6个出入口;103、104国道在区内通过。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武清经开区东临京杭大运河,北有龙凤新河,西有龙凤河故道,中间镶嵌着美丽的天鹅湖,建成湿地风格的700亩中央湖公园,园区绿化率达42%,空气和水质优于国家标准。多年来,经开区始终坚持环保“铁门槛”,环保不达标企业不允许入驻,2019年获批天津市市级生态工业园区,2023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
经验做法见成效
坚持市场撬动,投资体系初具规模。武清经开区以优达海河区域母基金为基础,结合园区特色产业链、重大优质项目及重点合作机构,成立6只产业投资基金,打造“母基金+子基金+专项基金”的优达产业基金集群,投资阶段覆盖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充分发挥国资引导、社会参与的同向发力作用,并引入中信证券、中金财富、海尔金控等20多家金融服务机构,同时出台相应支持政策,为园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力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坚持宜居宜业,配套功能设施完备。2015年10月,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与武清经开区合作共建,规划5.5平方公里,为企业打造发展平台载体,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产业聚集。自建160万平方米大型商务写字楼群,为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类型企业提供载体平台;建有会议中心、星级酒店、温泉公寓、高新公寓、国际学校、三甲医院、主题乐园、奥特莱斯购物小镇、V1汽车世界、澳康达名车消费广场、乐目射击馆、创意米兰、万达广场等,提供会议、住宿、餐饮、医疗、休闲、娱乐等全方位优质服务。
坚持企业为本,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武清经开区秉承“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设有武清开发区商会、投融资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中心、项目服务中心等,为新落户企业设立项目服务专班,在前期手续办理、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等方面扎实做好全流程服务。同时,针对企业提出的用工诉求,积极对接高校院所,搭建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平台,全面赋能企业发展。
锚定目标启新程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武清经开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打造“京津发展主轴上最具竞争力的园区之一”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各个方面。发展新征程上,武清经开区将加强上下游产业布局,形成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各类产业投资基金作用,支持发展重大产业项目;实现工业产值、社会消费品批发零售额达千亿规模,培育形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和轨道交通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及多家百亿企业;努力建设成为产业协同发展示范明显,科技创新应用体系完善,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扩大,管理服务体系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开放协同创新枢纽·低碳智慧幸福之城。
(李 宁 综编)
来源:武清开发区
发布时间:2024-04-07 16: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