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建工作 / 党建之窗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贡献:“五大问题”和“五大规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7-07-11 15:30: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立足新阶段、新起点、新长征,在深入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崭新的历史创造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21世纪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求:“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整体来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思想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性地回答了“五大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五大规律”的认识。

  一、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怎样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也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在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伟大征途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继续拓展这条“正确道路”,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领导保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架构日益丰富完善,由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三位一体”,发展为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四位一体”,并在此基础上由“三个自信”发展到“四个自信”,并贯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的始终。

  具体地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许多方面深化升华了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比如,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具体运用,是党的宗旨在发展观上的集中体现,从而提炼升华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同时提出三个“没有变”的谋划发展“基本依据”,根据新阶段新形势又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的现实依据,从而丰富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和牵引的“六大改革”,通过新的改革,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从而极大提升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者相互促进、协调联动,提升发展的系统性、全面性、协调性,从而完善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理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破解了社会主义发展路径的难题,拓展了社会主义发展途径和发展目标理论。

  二、围绕治国理政这条主线,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治理社会主义社会,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治国理政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宽广的世界历史眼光审视治国理政的问题,指出:“实际上,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有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生前就带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指出:“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比较方法虽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加以重视。”从我们党治国理政历史的承继发展看,治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实践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历史进程。在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的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今天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以往世界社会主义实践中“没有解决得很好”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好,以治国理政的成功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就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今天,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谋长远,谋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邓小平曾深谋远虑地指出:“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习近平同志以同样的战略视野和历史眼光审视全面深化改革和治国理政的问题,指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路该怎么走?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实行长期执政?如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根据本国传统、现实国情和长期治理经验,创造性地推进治国理政事业,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造了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模式,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治理模式,形成了对比于西方社会治理的独特优势,也为如何治理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成功经验,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根本特征和重要创新。当今世界出现了“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照,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们党对治国理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反映了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治理国家的有效性、优越性。如果说以往我们更多地从理论上根据历史规律来阐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么21世纪我们则必须运用高于和好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经济效率与治国理政能力,来真真切切地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制度文明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

  三、围绕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目标,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蓝图、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理念、保障力量、对外关系、领导核心和科学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指南,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社会主义中国建设好、发展好、治理好,由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向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转变,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探索符合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既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又博采各国各地区发展道路之众长,可以说走出了一条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新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不论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水平如何,都不可避免地、或早或晚地走上现代化道路。但现代化之路往哪个方向走、如何走,却有很大不同。在历史上,可以说西方国家在现代化道路先行一步,其成功经验和积极成果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贡献。但据此认为西方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正确可行之路、普世之路,其他国家别无选择、必须模仿和跟随,则是错误的。况且,西方现代化道路有着固有的矛盾弊端、制度局限和历史局限。可以说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也是西方现代化的危机,现在西方国家的种种乱象,如贫富差距悬殊、难民危机、民粹主义泛滥、恐怖主义猖獗,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趋势等,都标志着西方现代化之路走入了死胡同。一些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套用西方现代化模式和西方提供的方案的国家,要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长期停滞,要么成为依附于“中心国家”、受其控制和支配而丧失了独立性,要么在“结构性调整计划”的猛药“医治”下而陷入破产,要么在“颜色革命”中陷入政治动荡和国家分裂。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类发展迫切呼唤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另一条新道路。以民族复兴为目标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既超越了西方的现代化,也超越了历史上和现实中其他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走出一条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等全面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最符合中国当今实际的、最鲜活的原版。

  四、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关键,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取得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环境发展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都前所未有;党员队伍结构、思想状况发生深刻变化,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的高度统一,实现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高度统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纪律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怎样建设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问题。首先,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有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牢牢占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实现人类美好理想的道义制高点”;其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集中贯彻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关于阶级、政党、领袖、群众之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继续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证;第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将其作为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作为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严明纪律和加强党内监督,恢复光大这个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重新确立了“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生命”的根本原则;第五,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持续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打破了所谓的“反腐败党亡,不反腐败国亡”的“两难”悖论,找到了一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等等。总之,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进一步了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使命、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途径、根本保证等的规律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五、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宏伟愿景,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从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中国的问题本来就是世界的问题。毛泽东在1921年谈“改造中国与世界”时,就豪迈大气地指出,“提出‘世界’,所以明吾侪的主张是国际的;提出‘中国’,所以明吾侪的下手处。”“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近百年后,在中国真正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历史时刻,习近平同志明确地表达了同样的思想,同样豪迈自信地提出“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创新也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智慧、新经验。我们党着眼于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心的新阶段新形势,致力于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发展道路等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建立更为合理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理念和新思想,从而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暴露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固有局限和无能为力;“美国优先”、英国脱欧、美国与欧洲的新矛盾新冲突等,说明西方正加剧分裂和撕裂,危机之时“各扫门前雪”,“大难临头各自飞”,充分暴露出资本帝国主义集团的本性与内部矛盾;西方金融寡头和国家为追求超额资本利润曾积极推动自己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而今同样为了各自利益而“关门砌墙”,逆全球化潮流而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曾宣布“历史终结”的弗朗西斯•福山,深深担忧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正“面临倒退”,哀叹“我们都不知道这会如何完结”。世界向何处去?人类走向何方?许多国际政治家和战略家都陷入焦虑、彷徨和迷惘之中。

  在世界深刻复杂的大变局中和变动不居的大动荡中,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中国。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发出了“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的时代强音,提出“让和平的薪火世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的美好倡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相互尊重、彼此包容,更要遵守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各尽所能、相互借鉴、互惠共赢。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各种决议中,充分体现了这一宏伟理念和美好愿景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也表明了中国对全球治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各国发展有机结合,既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又把握历史大势,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向人类社会提供丰盈鲜活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以中国道路和发展理念引领塑造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坚持中国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提出促进人类社会繁荣发展的新理念。建设“一带一路”、组建亚投行和金砖银行,推动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等。中国发展遵循“五大发展理念”,也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包容发展、共赢发展”的新理念。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国际秩序新原则和人类社会关系新愿景,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创造性回答,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是中国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理念在当今世界的现实体现。总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