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办实事,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主题教育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助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科学认识急难愁盼问题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前提,是科学认识其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
从内在逻辑上看,急难愁盼问题实际上是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就是人们通过不断改造客观世界,使其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历史。解决生存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现实中,急难愁盼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有感受度的那部分需要。
急难愁盼问题不仅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急难愁盼问题也经历了“升级迭代”。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紧跟时代脉搏,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不断更新急难愁盼问题的“对策库”。
从外在表现上看,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数集中于交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急难愁盼问题既是综合整体,也可以进一步细分。比如对一名老人来说“急”“难”“愁”“盼”各有侧重:“急”的是如果独自在家突然病倒怎么办,“难”的是楼栋没有电梯上下楼怎么办,“愁”的是做不了饭不会点外卖怎么办,“盼”的是看病取药更方便……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从根本上搞清楚、弄明白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想办法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从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来看,急难愁盼问题也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急性症”,即对人民群众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的问题,例如在个别偏远地区存在的用电难、用水难、通路难问题等。这类问题虽然总数不多、占比不高,却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拦路虎,亟待马上解决。第二类是“慢性病”,既包括给人民群众带来较大不便的问题,也包括目前解决不够好的问题,例如办事手续繁杂、教育医疗资源紧张问题等。这类问题构成了急难愁盼问题的主体,也通常是各种调研的集中指向,是人民群众嘴上常说、心里常想的问题。第三类是“亚健康”,即负面影响不大但无法忽视其存在的问题,例如噪声污染、车辆乱停乱放、网络信号差问题等。这类问题有的外显为“疤痕”,有的内转为“阵痛”,是人民群众走向高品质生活的绊脚石。
二、积极推动急难愁盼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
本次主题教育以“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为总要求,“重实践”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柴米油盐看似琐碎小事,但其实是牵动民心、体现民意、承载人民幸福的大事。要进一步推进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广大党员干部既要胸怀“国之大者”,又要切实办好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关键小事”,把务实举措作为推动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急难愁盼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解决这些问题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分内事。面对问题,不能坐视不理,也不能期待其“不治自愈”。广大党员干部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看淡名利,把如何切实解决问题放在首位。
二是要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了解人民群众心声、促进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的重要步骤。广大党员干部要克服材料依赖、表格依赖、数据依赖、路径依赖,深入人民群众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态度要真,避免形式化、套路化、表演化;二是程度要深,做到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三是对象要准,通过选准对象真正了解到问题根源和堵点;四是方法要温,要与人民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迈进“门槛”、走进“心坎”,了解更多更细致的情况。
三是要做到精准施策。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靠的是公共权力、使用的是公共资源。广大党员干部要当好“主刀大夫”,“手术刀”式精准解决问题,节约宝贵的人力、财力、物力,以便在更大范围内服务更多的人,实现社会面集体利益的最大化。要因地制宜,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吸收借鉴他人经验,采用门槛低、成本小、简便易行的方案,争取以“小切口”推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目标”的解决。要善于从人民群众反馈中总结工作经验、优化工作流程,不断创新公共服务的路径与方法。
三、准确把握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效果的评价标准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要继续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儿里。针对本次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其中必然包括对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实际生活中,如果急难愁盼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心病”;又由于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与解决方法各异,倘若盲目“简单化”“一刀切”,容易适得其反。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急难愁盼问题是否得到高效、妥善的解决,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也关系着民生工程是否真正赢得民心、各项事业能否实现更大发展,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量具标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给千家万户老百姓带来幸福生活,实干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次主题教育再次向全体党员干部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广大党员干部应结合主题教育的要求,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做自己调查研究的选题,把每个人心头的“小事”做成自己工作事业中的“大事”,努力做一名实干家,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服务人民群众的每件实事。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