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服务业扩大开放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着力点。天津于2021年4月成为第二批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两年来先后实施一系列改革方案,不断巩固开放成果、不断新增开放行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已经进入三年试点建设期的收尾阶段,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市服务业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保证高标准圆满完成三年试点任务,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差异化探索。服务业开放试点工作的实质是产业开放,具体是直接以服务业为开放对象,不断扩大服务业开放程度,在国家批准的行政辖区范围之内实行无差别的服务业开放政策。这种开放模式区别于园区开放,不仅有利于促进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还对协调三次产业结构,创造稳定的市场环境等起到支持作用。我市要将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等有机结合,自觉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贯穿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在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与北京高端服务业对接,形成与北京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差异化探索。
二、结合我市资源禀赋和开放需要,重点聚焦符合我市定位的服务业开放领域。试点开放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探索,需要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利用先行先试和突破性改革,破除一些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准入条款和限制,推动服务业各细分领域持续向高附加值攀升。我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各项试点任务,需要紧紧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等定位展开,重点推动金融、电信、教育、医疗和文化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从深化审批改革、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提升投融资便利水平、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等多角度探索服务业高水平创新,努力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业制度创新体系。
三、积极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构建布局高效、业态完整的服务消费格局。聚焦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商贸中心城市建设,深入推进“一带九轴九商圈”空间布局,重点培育1至2个国际级地标性商圈。大力发展首店经济,提高天津“老字号”品牌知名度和占有率;探索创新服务消费体验新场景,“津城”“滨城”战略联动,全力扩大内需。充分借助世界智能大会等重大展会平台契机,构建“大商贸、大物流、大交通、大服务”统筹发展的商业体系,以新型消费扩容,逐步培养更加完整的现代服务业生态。我市还要充分发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优势,加快建设全球商品贸易港。拓展国际经贸网络,着力发展跨境电商,瞄准“一带一路”沿线消费市场,持续推进我市服务贸易扩能。
四、实施更宽领域的开放创新,推动我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走深走实。目前天津在科技成果转化赋权、“细胞谷”建设、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和海关业务协同等方面已经形成首创政策或创新性制度安排,接下来要继续扩大创新成果,通过实施更宽领域的开放创新,推动服务业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需进一步放开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打破环保、技术与知识产权方面的隐形壁垒;防止相关领域的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大幅减少研发、金融、物流等领域的前置审批和资质认定项目;鼓励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的市场化改革,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或者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吸引服务领域专业人才、资本、技术等相关要素在我市持续集聚。
五、着力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先行区,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制造业一直是天津的优势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制造业生产活动配套的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推动我市制造业升级,进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意义尤为重大。近年来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知名平台经济企业。我市要积极发挥这些龙头平台企业的带动作用,抓紧构建生产性服务领域平台经济生态。大力支持传统物流企业申请网络货运,培育规模化和集约化头部网络货运平台;拓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打造灵活用工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以循环经济助力绿色低碳,实现“互联网+回收利用”可再生服务平台全产业布局。
六、统筹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多维度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服务业支持,通过加速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进一步牵引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在促进物流、研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的同时,也为制造业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开辟新通道。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考虑从以下两个路径切入:一是拓展制造过程的价值链环节,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进而扩展到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我市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需要重点关注我市工业设计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方面,这些服务对提升我市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可以加大在制造过程的服务要素中间投入,主要是加大技术要素、信息要素、资金要素等的投入,推进高端服务要素进入生产制造过程,这种融合路径有利于提高我市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利用数实融合夯实我市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加快数字经济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新兴数字产业,实现以数字化驱动新型工业化;鼓励平台企业持续开放产品技术和生态资源,促进传统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全方位支持天津经开区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开放高地,巩固并提升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数字医疗等领域形成特色鲜明且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优势。未来我市还需要在创新主体引育、产业生态营造和政策体系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政务数据与社会化数据平台对接,加快数字贸易发展,为释放数字潜能、助力我市实体经济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八、牢牢抓住改善营商环境这个“牛鼻子”,在对外开放中持续促进我市服务业公平竞争。我市要主动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数字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领域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切实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招投标,在政府采购、行业监管、透明度等管理方面,尽可能使外资企业感受到与其母国相似的营商环境。对于服务业对外开放中外商投资等相关资料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多头填报。同时立足我市航空产业特色需求,通过融资租赁服务加快制造业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和优化服务产业营商环境,构建对外开放高地。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科重点项目(TJLJ22-0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