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实验室启用 我国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
“能进行烈性病原研究的P4实验室即将实质性地开展研究。”9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他提到的“烈性病原”是生物危害最高等级的病原,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埃博拉病毒,还有拉萨热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
“烈性病原具有很高的毒力,能致人畜死亡,但目前人类却没有有效对策,迫切需要研究它。”袁志明介绍,中国首个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P4实验室)自2015年竣工以来,一直在进行各项指标的完善,已经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通过卫计委(实验)活动资格的评审后,年底将投入使用。
对纳米级别的病毒分子来说,“逃逸”就在不经意间,进行“绝对隔离”,不能单纯依靠“密闭”。
“整个实验室要保证负压状态,”袁志明说,压力保证实验室空气不会由于扩散作用进入外环境。为此,中国的P4实验室建设时采用不锈钢钢板,用激光焊接的方式保证密封性和抗压性。“实验室里流动的,是单向负压气流,不同实验室间保持着负压梯度。”
到达实验室的核心区,总共有10道门,最里面的7道门是互锁的。如此高规格的安全等级,使得P4实验室更像一个陆地上的“宇宙空间站”,只是P4实验室制止“死神”级病毒“走出去”,宇宙空间站是制止太空辐射等危险“闯进来”。袁志明解释,P4实验室是目前开展科学研究最安全的实验室,除人之外,实验室出来的空气、液体和固体废弃物都要进行处理,防止研究的病原流出。
除禁止扩散外,人体防护是实验室另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实验时用的正压防护服,和太空服一样自带呼吸系统。”袁志明说,工作人员通过正压工作服与外部进行物理隔离,避免研究的病原与人体接触。这要求P4实验室工作人员有异常严格的准入资质。“这是一个全国科学家从事研究的公共平台,”袁志明说,“我们建立了技术支撑队伍,为外面的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我国的科学家可以在自己的实验室中开展烈性病毒研究工作,这是一个安全的保障平台和技术支撑平台。”
对于中国来说,P4实验室的启用,意味着“宝塔式”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初步形成。袁志明介绍,体系中包括一个四级和一批三级实验室和大量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共有53个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得到了认可,大部分实验室已经投入运行。
为了更加完善这一宝塔体系,2016年,国家颁布了新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规划,针对微生物菌种保藏、科学研究、产业转化三大主体功能,围绕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监测预警、检测、消杀、防控、治疗五大环节的需求,统筹全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整体布局。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7-09-26 13: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