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动态

一张网释放数字活力 赋能城市“智”治力

  央广网天津10月18日消息(记者褚夫晴)“津治通”一网统管,“津心办”一网通办,在天津,两“津”平台依托“数”治思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为人、事精准画像,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治理“智”治力。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于两“津”平台应用,天津探索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之路,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面对庞大的社会治理底数,怎样兼顾“收”与“放”、“数”与“情”,怎样在基层迅速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实现社会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就需要城市管理者不断挖掘数据中的民情,不断探索数字化手段的精细化实现,用数字化来打通城市治理到民情民意的堵点、痛点、盲点。

  “津治通”平台在社区“穿针引线”,用数据“跑腿通路”,逐步探索出“一网支撑、管理‘穿针’、数据‘引线’、基层落地”的社区数字化治理新模式,真正把治理实效在社区落地。

1.jpg

王蔓使用“津治通”APP的工作界面(央广网发受访人供图)

  天气渐凉,天津市河西区梅江街道天涛园社区网格员王蔓,对社区独居高龄老人胡爷爷每日走访更加频繁,叮嘱老人吃饭、添衣已成为她的“每日一课”,而老人的动态也都会被王蔓一一记录在“津治通”APP的“民情日志”内容中。

  据天津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津治通”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汇聚了公安视频探头、8890市民热线等各类现有感知渠道以及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城管委等部门的9.3亿余条社会治理领域业务数据。建成一年多来,“津治通”平台持续拓展党建引领、协同处置、基层治理、矛盾调解、重点群体服务等五大功能,多维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现在,王蔓用到的“津治通”APP,已成为天津2.9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的工作“利器”,“之前入户需要拿的手账本、材料都比较多,现在有了‘津治通’,带个手机就能做到在社区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王蔓说,“社区能解决的问题就联系物业自行处置,实在解决不了的,就将问题上报到街区一级。”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津治通”通过数字化管理精准触达百姓生活末梢。天津市河西区网格中心主任金鑫表示:“‘津治通’不仅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工作留痕,让工作流程更标准、处置社会治理事项效率更高,而且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方式对平台数据汇总分析,实现对人员风险、事件风险研判预判。”

  河西区仅仅是天津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依托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工作体系,天津城市治理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蓝图徐徐绘就。目前,“津治通”平台已在全市16个区、272个街道(乡镇)级战区和5607个社区(村)级战区实现全面贯通应用,办结社会治理事件超过264万起。近期开发上线的“人房管理”和“民情日志(重点人)”功能,已采集更新人房数据51万条,上报民情日志4万余条,辅助基层治理,及时排查社会治理隐患。

  着力建设精细化群众“智”治圈,还体现在天津推出的政务服务移动端“津心办”上。申领健康码、预约挂号就医、服务企业开办……“津心办”不断完善更新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功能,目前已实现1300多项市级服务事项“不见面、网上办、掌上办”。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津心办”还将接入事项延伸到区街,区级事项已达1.3万余项,街、镇级事项共计9.4万余项。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两“津”平台强强联合,实现数据联通。市民在“津心办”上申领天津“健康码”后,“津治通”自动识别的重点人员信息推送至属地网格员,网格员由此精准掌握管辖范围内的重点人员,从而形成“大数据+网格化”闭环体系,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能,加强“码上”管理。

  记者了解到,市民还可通过“津心办”中的“市民随手拍”栏目上报治理线索,各区网格中心通过“津治通”协同处置系统第一时间转派给相关区、部门进行处置,“老百姓觉得反映问题更便捷了,问题解决更快了。”金鑫感慨。

  近年来,不少地区将大数据广泛应用到城市管理中,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天津利用现代“网络+数据”技术,为城市治理赋能聚力,实现城市治理“一张图”,居民企业办事“一端通”。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建立全领域协同的指挥联动机制,推动数据在部门间有效智能流转,构建主动发现、自动指令、快速处置、实时反馈的全方位无缝隙市域治理体系,真正做到“数据通用、基层好用、群众受用”,也是天津要走且必走的城市治理“智”治路。

编辑: 苏平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20-10-19 09:59:52

http://www.tjud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