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动态

我国充电服务趋向专用化方向发展

  我国充电服务趋向专用化方向发展,充电平台协议及业务系统将进一步分化,硬件生产或更加具有标准化独立性。

  近两年,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的关注不断深化,其中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充电问题。“例如,在今年两会提案中,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就涉及到了政策支持、场地报批、资金支持、建设规范、技术标准、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如此‘接地气’和强化细节的建议,对未来充电产业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星星充电高级副总裁郑隽一表示,近年来,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充电产业依然面临不少难题,亟待实现突破性、创新性发展。

  产业已具规模细分市场空间大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充电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出现了一批具有行业引领能力的企业。”郑隽一认为,截至目前,我们充电产业已经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

  其中,2011~2014年为第一个发展阶段——充电桩数量由9352个增加到3.1万个,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普天等是该阶段的主要建设力量。

  2015~2017年为第二个发展阶段——据统计,截止2018年2月底,仅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内成员单位上报公共类充电桩就达244023个。期间,我国出现了特来电、万马、云杉智慧等一批专业服务企业,不少是上市公司新增的新能源项目。此外,各地城市平台企业如西安城投、广州城投等也进入充电服务领域,不过由于缺乏运营经验,这些企业往往倾向与星星充电、特来电等专业服务企业合作。

  2018~2020年是第三个发展阶段。“期间,充电平台协议及业务系统将会进一步分化,硬件生产也将更加具有标准化和独立性,迭代能力差的充电运营平台将被市场淘汰。”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事业部副总经理王蕾介绍,目前,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过程正在加速缩短,对于用户端来讲,这将促使与细分市场相匹配的充电服务向专用化方向发展,需要充电服务企业进一步拆解客户需求,以更好地理解细分市场。这些细分市场服务发展的空间巨大。

  “对此,星星充电已经针对性地提出了商业新模式、高效新技术、智能新制造、产业新生态、资本新平台5个创新,以技术、平台、模式等全方面的创新,满足细化市场的充电需求,推动国家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郑隽一如是说。

  无序竞争发展商业模式待探索

  近年来,我国充电产业尽管实现了较快速的发展,但依然面临基础不牢固、技术水平低、盈利能力低等问题。

  “电动汽车产业及其充电技术的不确定性,例如充电功率一升再升使以往投资面临过时风险;无线充电技术发展或替代充电桩等,加大了充电服务投资运营风险,影响了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王蕾认为,当前,充电服务企业在整体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车企参与度相对较低,动力电池充电技术升级难以协调。同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例如,在公共停车场所利益主体众多,协调难度大;具备安装条件的居民小区物业公司不配合等。另外,其建设还涉及配电网、道路、绿化改造等,甚至涉及文物保护,增加了建设难度。

  已建成的充电设施虽然总量较大,但平均利用率相对较低,且技术水平偏低——只能单向充电,难以与电网互动;私人充电无法实现智能共享服务——充电运营企业、手机程序众多,运营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国充电行业盈利能力低,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仍有待进一步探索,这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目前,我国充电服务市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无序竞争、发展。”郑隽一解释说,充电基础设施本身建设投资大、利润低、回收期长,运营商投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在私家车公共充电领域,运营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即使按各地最高标准收取充电服务费,投资回收期也过长。一批技术、经验、资本实力较差的企业盲目、无序地进入充电领域,造成充电服务资源过于分散,规模经济性差,并导致恶性竞争、过度夸大宣传等,增加了行业企业盈利难度。

  郑隽一、王蕾一致认为,我国充电服务商业模式应该采取双轮驱动、车网协同、专业运营、整体方案的总体思路,由充电服务企业、政府部门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努力,从做大市场规模、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收入3个方面入手,推动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形成。同时,进一步尝试应用互联网、智能电网、光伏风电等接入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增值服务,从而提升充电网络价值,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进多网融合打造绿色智能出行

  面对一系列难题,充电服务企业该如何实现突破性、创新性发展?对此,星星充电或已给出了有益的解决方案。

  “国外同行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充电服务应注重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渠道和收费机制等。”郑隽一说,目前,星星充电已经在着力打造个性化服务,例如,在电动公交领域,以大功率技术引领发展——去年8月,在南京投放了大功率充电公交样板站,360千瓦大功率充电桩能够让公交车在10分钟内完成充电,被国标委指定为国内大功率充电的两家牵头企业之一。在私家车领域,为老旧小区打造“移动储能车”新模式,并可利用错峰充电为用户节省成本;为私人桩主打造“私桩共享”模式,桩主和平台共享收益,为无桩车主解决充电难的问题,使服务渠道更加多元化。接下来,星星充电将试着打造多元化的收费机制。

  “未来的充电网络将是多网融合的时代,即充电桩运营网络与储能网、能源网、智能电网、互联网等更多的网络实现融合。借此,才能真正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充电+运营’一体化的城市绿色智能出行解决方案。”郑隽一表示,星星充电正以打造模块化服务——不仅生产充电桩还提供包括现场勘测、场站设计、App定制、数据分析、售后维护等服务内容,推进其平台实现更多、更好的融合。同时,星星充电还坚持以构建全面信息化提升融合服务质量——把充电设备信息、故障情况、电池情况等传输至监控平台,提供智能分析解决方案。

  目前,面临行业多重发展难题,星星充电已经在全国146个城市建设了近40,000个充电桩,全国共有60余万电动车主是星星充电App的用户,市场业绩瞩目。

来源:中国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8-05-25 10:22:23

http://www.tjuda.com/